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材料工程学
   竹业的参与式发展实例分析      ★★★ 【字体: 】  
竹业的参与式发展实例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2:42:36   点击数:[]    

员和林业技术人员,把技术推广工作做细、抓实。
3.4 建立以人为本的传播机制[6]
改变原有技术推广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以经营者为主体,乡镇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户共同参与的推广机制。采用技术研讨、技术培训、技术座谈和现场指导及推广效果评估与反馈等形式,建立多学科、多层次技术推广与社区发展管理技术新体制。针对乡镇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主要采取技术研讨、技术培训的方式,传播管理和竹林经营新技术,使管理干部和技术推广人员在竹林经营的观念认识上得到提高和转变。使管理人员对竹材高效经营的技术有所了解,便于指导农村工作;使技术推广人员深入了解和掌握竹林的生长发育规律,竹林高效经营的原理和技术,不但要知道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树立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竹林经营与推广新理念。对经营主体——广大经营者,主要采用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技术座谈、现场指导和技术资料等形式,建立技术二级流动体系,传播经营新技术。通过多层次的培训、示范户示范作用及农户间的人际传播,使竹林高效经营技术在全乡的普及面达到90%,竹林高效经营面积实施率达到76.9%以上。
4 服务机制的创新
竹林培育业发展如何和二产、三产联动,实现产、加、销一体化,是实现增产增收的又一重要任务。遂昌县三仁乡在竹产业实施过程中,始终把服务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做好林农想做,但各家各户难以做好的事。
4.1 品牌建设
遂昌县三仁乡“小忠”冬笋是遂昌传统名品,近年来政府通过注册了商标和各种途径宣传“小忠”品牌,在市场树立了良好声誉。2001年在杭州的“丽展会”和北京的“全国林产品博览会”上,“小忠”牌冬笋深受各地客商欢迎,并被评为省优质农产品银奖和被认定为中国名优经济林产品,增加了“小忠”品牌的知名度。
4.2 市场建设和培育
竹林培育业的发展显著提高了竹林产品生产和经济产量。乡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市场培育对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及时在该乡的小忠村投资12万元,建立竹笋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达到480万公斤以上。在搞好市场基础建设的同时,积极鼓励农户经营和外销鲜笋,现有市场经营户26户,外销经营户19户。鲜笋市场初具规模及“小忠”笋的品牌效应,吸引了一批外地客商到遂昌县三仁来收购鲜笋,使市场鲜笋购销价始终高于本县其它地方和周边县市,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使林农在经营中通过品牌效应,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提高了经营效益。
4.3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
成立了遂昌县竹产业协会和遂昌县三仁乡竹产业协会,建立了遂昌县科兴竹类研究所等社会化服务机构,为农户提供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在无公害竹笋生产上,以浙江省竹笋无公害生产技术地方标准为依据,建立监督机制和体系,开展了以竹笋病虫害为重点的综合治理与调控服务。受竹林病虫害为害区域性和防治区域性等条件限制,一家一户很难开展综合防治。2001年为了有效控制竹林病虫危害,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了病虫害综合防治,实行有偿服务。起到防治效果好,单位成本低的效果,深受林农欢迎。该项工作仅为初步尝试,有关有偿防治的收费标准,林农的接受程度等都有待进一步摸索和完善。
5 技术创新
根据当前竹业发展现状,围绕竹林高效经营,以无公害竹笋(特别是冬笋)为突破口,对竹林平衡施肥技术、水分 定量管理技术、竹林结构动态管理技术、竹林生态经营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发展[7],并综合配套形成竹林分类定向培育技术包,为竹林经营提供了技术保障。2001——2002年生产季,结合现场会等形式,对毛竹高效经营笋用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产量、产值验收,结果表明,试验示范基地平均产值达2488.5元/年?666.7m2,最高可达4191.9元/年?666.7m2,平均亩成本为705.2元,平均劳动盈利率77.6%,最低为76.9%,示范基地竹林产值平均高出对照区2.1倍,最高达3.9倍,竹林经营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在当地起到了良好的试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敬忠,刘金龙,林志斌.参与?组织?发展:参与式林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 李小云.谁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 邵小根,金爱武. 毛竹笋竹林技术推广模式调查与分析,经济林研究, 2000,18(4):64~66
[4] 李明华,钱杭园.参与式的农村技术传播机制.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0,17(1):1~4
[5] 吴礼栋,金爱武. 遂昌县三仁乡毛竹笋用林开发经济技术需求分析,见:沈璇,汪奎宏,周晓丽.新世纪浙江林业发展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259~263,
[6] 陈会英,郑强国.中国农户科技水平影响因子与对策研究,农村技术经济,2001(2):116~121
[7] 金爱武,吴鸿,傅秋华等.竹笋高效益生产关键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毛竹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研究

  • 下一篇文章:浅谈高速公路材料质量控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竹业的参与式发展实例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竹业的参与式发展实例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谈论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应用
  • ››关于循环流化床锅炉长周期运行的探...
  • ››关于卧式快装锅炉的金属腐蚀探讨
  • ››浅论砼质量问题的分析及处理
  • ››浅论地下汽车库多组分细水雾灭火系...
  • ››浅析室内空气污染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 ››高温抗磨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 ››浅论冷拔用钢与顶锻用钢的关系
  •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的展望
  • ››挤出成形蜂窝陶瓷气孔密度分布的改...
  • ››竹业的参与式发展实例分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