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预案。人力资源主管部 门负责罢工处理预案. 编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是完善应急 响应管理机制的客观要求。对于提高、预防和 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全面履行分管职 能,确保区域稳定和人员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 定期对各预案进行检查总结。并定期组织 演练,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查、 修订和补充。各主管部门对预案文本适用性及 资源配置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办公室对 总体预案的掌握程度、文本保管、标识布置等 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检查. 四、全面均衡安全管理(TBM)模型 传统的安全管理采用的“事后处理”的模 式存在许多弊端。而科学化安全管理工作则重 点关注对危险因素的提前识别和及时控制,变 “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 移,防患于未然。按照这一思想,本文提出了一 个全面均衡安全管理(TBM)模型,为危险化学 品码头企业安全高效地生产提供了一种管理 思路. 全面均衡安全管理TBM,从细节上来讲, 包括:公司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和环境影响因 素建立控制卡片、实施有效控制,建立各项应 急预案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并将“应急预案”程 序文本放置于现场各操作岗位,按要求配备相 应的应急设备和物资,并定期检查、清洁、补 充,保证应急物资和器材的齐全和完好;各项 预案定期演练,并根据演练情况对预案的适应 性进行评价,对不适应环节提出调整意见,提 高公司的应急能力及员工处理各种紧急情况 的能力。做到从一点出发以辨识出的危险源为 半径,再回到原点。以此方式,勾勒出公司全面 均衡安全管理的闭环. (一)TBM模型的特点。模型的特点主要体 现在“全面”、“均衡”和“管理”三个方面。全面 指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均衡指人 企合一的均衡;文化与制度的均衡,单一系统 滚动与关联系统及综合系统互动均衡。管理指 围绕安全战略规划从目标、协调与沟通、制度 与流程、过程控制、学习与创新、资源保证、全 员参与、社会责任八个方面开展管理活动,形 成相互间的滚动与互动,并保持持续改进. (二)TBM的可行性和学术性 1、TBM的可行性。现代较有影响的事故因 果关系理论———管理失误论认为:事故的直接 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但 造成“人的失误”和“物的故障”的直接原因却 常常是管理的缺陷。TBM管理模式即是以失误 的管理为基础而逐步建立起来的。管理缺陷虽 然是间接原因,但它却是背景因素,而又常是 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TBM就是针对事故的本 质性原因,逐步完善安全管理机制,从而形成 的一套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在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领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 指导性. 2、TBM的学术性。人们常说的“隐患”来自 物的不安全状态,即危险源,而且是和管理的 缺陷或管理人员失误共同偶合才能够形成;如 果管理得当、及时控制,变不安全状态为安全 状态,则不会形成隐患。客观上一旦出现隐患, 主观上人又有不安全行为就会立即显现为伤 亡事故。根据这一理论,TBM将危险源作为安 全管理的核心。同时,要求单位主要负责人和 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定期培训;特种作业人 员必须持证上岗;厂内要进行内部定期培训教 育;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要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价 等。所有的培训教育国家都以法律的形式固 定,目的就是要促使企业减少不安全行为的产 生。而进行安全评价,一方面帮助企业完善各 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岗位责任及应急救援 预案,使之切实可行;另一方面帮助企业找出 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即危险源,并采取相应 的技术措施控制危险源,以达到安全生产的最 基本条件. 全面均衡安全管理模型围绕安全战略规 划从目标、协调与沟通、制度与流程、过程控 制、学习与创新、资源保证、全员参与、社会责 任等八个方面开展管理活动,形成相互间的滚 动与互动,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中,既有现代安 全管理思想,又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 企业生产实际结合较为密切. 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危险化学品企业采 用传统安全管理,其管理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 统运行阶段,为“事后处理”模式。而全面均衡 安全管理模型不但能够兼顾事后处理和事先 控制,还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协调安全和生产的矛盾,使企业的生产安全、高效地运行,因此, 该模型对危险化学品码头企业的安全生产具 有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 五、结束语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我国目前安全 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我国的现状和危险化 学品固有的危险性,都要求我们对危险化学品 必须加强管理,制定详细而可操作的规程、制 度、标准、方案,以此来规范危险化学品的安全 生产、使用、储存、运输,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 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环境保护做出 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周琦,王明贤.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化 的研究[D].江苏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论 文,2005. [2]宋援鲜.关于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的调 查报告(上)[J].化工劳动保护,2001.22.5. [3]危险化学品码头安全管理规定,2004. [4]赵铁锤.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M].北京:中 国石化出版社,2003. [5]褚家成,徐连胜,蒋平昌等.港口石油化工 码头及其库区灾害事故应急系统研究[J].中 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6. [6]余游.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信息平台 研究[D].西南大学,2006. [7]许景宏.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天津港石油 化工码头有限公司内部资料.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