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碱短时,营销人员可以以烧碱的销售价格快速推算氯气(含氯产品)的底价;当氯短碱长时,又可以以氯气(含氯产品)的销售价格快速推算烧碱的底价,或者综合计算氯碱(含衍生产品)价格变化对ECU的影响程度。 (2)根据测算,我国氯(氯产品折算量)进口量1997年为123万卜1998年达到174万匕预计今后若干年氯(产品)的进口仍然呈高速增长态势。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难以改变氯短碱长的行业状况,在争取烧碱出口和氯(产品)进口的商业活动中,也需要使用“ECU”作为标尺,推算企业烧碱出口能够承受的最低价格或者氯(产品)进口的最
高价格定位。
(3)以“ECU”作为标尺,还可以推算或判断我国氯碱业与国外氯碱业的某些差距。
二、建立我国氯碱企业营销用ECU标尺
我国有200多个大大小小的氯碱企业,多数企业规模不大,能够用一两种与ECU标尺相关联的商品主导企业命运的企业数量不多。即使是一个中小企业,也往往有多种(耗氯、耗氢、耗碱)商品,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直接表达商品间的关联度,但均能够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清晰地表达每一种商品与ECU标尺及其参数(碱、氯、氢)的关联度。因此,建立营销ECU标尺就显得很重要。我国碱、氯、氢制造总成本的计算方法与ECU计算办法基本一致。由于各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参差不齐,生产外部环境存在差异,表现于氯碱生产过程的碱损失率、氯损失率等不尽相同。因此,各企业氯碱制造总成本和碱、氯、氢的价格系数均需依据成本核算,确定营销环境的ECU标尺时,烧碱价格的系数也不一定取1.1,是否忽略氢(产品)也需权衡。
电解反应平衡式:2NaCl+2H20=2NaOH + CL2十H2
理论平衡量: 117 36 80 71 2
理论产出比 1 0.8875 0.025
企业实际产出比 10.885之0.910 0.023~0.025
1电化单位=烧碱价格+(0.885~0.910)氯气价格+(0.023~0.025)氢气价格。
对于国内多数企业,收获1t氯的同时会收获1.10~1.13 t碱。碱氯产出比数值大小并不具体反映技术先进程度和企业管理水平,因为已经计入了碱、氯、氢生产环节产品收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三、建立相关产品营销价格模型网络
我国企业碱、氯、氢的自用率和深加工水平差异很大。因此,氯碱企业除了根据生产实际为营销人员提供本企业简单的ECU数学模型和当前商品价格定位外,也需要以多种深加工商品价格数学模型为基础,以ECU数学模型为纽带,建立企业比较系统的氯碱(含衍生物)产品营销价格模型网络,用以指导销售和生产。
深加工商品价格数学模型,是将氯产品、碱产品、氢产品等营销价格与ECU价格数学模型的参数相关联:
商品(氯产品、碱产品、氢产品)价格变动值=原料消耗定额\原料(碱、氯、氢)价格变动值假定消耗定额不变,就可以迅速计算出若干种商品价格变动对ECU底价和销售期望值(销售收入、盈利)的影响,必要时采取应变措施,指导营销人员调整其他产品的价格定位。
以上只是一个思路,模型编制的繁简程度取决于期望目标的确定。
价格模型确立后,需派专人进行管理,并用反馈的市场信息和生产数据进行演练,根据企业目标及时提出合理调整价格的建议。
四、烧碱价格趋势展望
1、历史的回顾
90年代以前,我国氯(产品)消费市场低迷,生产技术落后,氯碱产量随着轻工、纺织耗碱量的增长而增长,氯(产品)需求不足制约着烧碱产量增长,每年都要进口一部分烧碱。因此,烧碱被确定为氯碱中的主导产品,电解成本分摊办法中烧碱就分摊了60%以上的综合制造成本。进入90年代,烧碱实现自给有余,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繁荣使氯(产品)需求增长速度高于烧碱需求增长速度,我国氯碱业经过短暂空前繁荣(1995年)的平衡生产期,很快过渡到了氯短碱长(1996年下半年明朗化)的时期。1998年下半年,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国际氯碱市场低迷,世界VCM销售价大跌,又引发了我国大量进日或走私进口VCM和PVC,造成国内氯的需求也出现疲软的迹象,加之烧碱出口困难,国内氯碱价格开始全面滑坡,氯碱产量跌入低谷。 1999年上半年虽有回转的迹象,但不十分明显。
以上是近几年我国氯碱行业的总趋势,氯碱价格则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见表2)。
表2 基本氨碱产品出厂价格 元/t
年份 | 液碱(折100%) | 固碱 | 液氯 | 盐酸(31%) | 1990 | 1600 | 1900 | 900 | 280 | 1991 | 1700 | 2000 | 1000 | 310 | 1992 | 1700 | 2000 | 1200 | 350 | 1993 | 1700 | 2000 | 1400 | 450 | 1994 | 1750 | 2100 | 1600 | 500 | 1995 | 2200 | 2700 | 2200 | 680 | 1996 | 1800 | 2300 | 2200 | 650 | 1997 | 1600 | 2100 | 2000 | 600 | 1998 | 1500 | 2000 | 1800 | 550 | 1999 | 1600 | 2100 | 1900 | 500 | 2000 | 1200 | 2500 | 2800 | 500 | 2005 | 1800 | 2300 | 2800 | 500 |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氯碱商品销售价格受地域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氯碱业的初级主产品液碱、液氯、盐酸,受销售半径的制约。因此,只能概略地认为氯碱价格反映了总体供求趋势,并非全国有统一的销售价格。今后若能按照“以氯定碱”的发展模式扩大有机氯产品比例,以此带动氯碱行业的结构调整,则副产盐酸量必然迅速增加。据此分析,在中长期内,盐酸价格较大幅度回升的可能性较小。精细化工有机氯产品的发展,可能带动液氯价格缓慢回升、烧碱价格在渡过了市场严重低迷阶段后,也会有一定幅度的回升。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氯碱价格对世界贸易价格的变化将更趋敏感。对国内氯碱商品价格的长期趋势预测值仅供参考,但产品供需总趋势的预测,如下受到严重国际市场冲击或国内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则预测的趋势方向不会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