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化学化工

上一页  [1] [2] 


Tags:


   液化石油气低NOx燃烧技术探讨      ★★★ 【字体: 】  
液化石油气低NOx燃烧技术探讨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08:31:03   点击数:[]    

,生成的中间产物N、com、NCH等,再进一步被氧化而生成NO。

通常,P—NO的生成量受温度影响不大,且比T—NO生成量小一个数量级。

1.3 F—NO的生成

F—NO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燃料中的氮原子,在燃烧过程中被氧化而生成的。燃料中的氮比空气中的氮更容易生成NO,其生成温度为600℃—700℃。气体燃料燃烧,由于其氮含量很低,燃烧过程所生成的燃料型NO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1.4 NO,的生成

NO2是由NO氧化而成,其过程按如下反应进行:

NO十HO2=NO2+OH  (5)

一般在预混火焰及扩散火焰的反应区或火焰面下游的低温区能检测出NO2的存在,而火焰面下游的高温区产生极少。大量的NO转化为NO2是在烟气排入大气后进行的。⑹

上式反应速度与空气中NO的浓度关系很大,浓度高则NO2转化快,否则转化慢。

2 燃气燃烧时NOx的抑制方法

燃气中氮含量极小,燃烧时几乎没有燃料型NOx产生,快速型NOx的生成量比温度型NOx小一个数量级,因此降低烟气中的NOx排放主要应抑制T—NOx的生成。根据T—NOx的生成机理,其相应的抑制手段有:

(1)降低燃烧温度,注意减少燃烧局部高温区;

(2)降低氧气浓度;

(3)使燃烧过程在远离理论空气比条件下进行;

(4)缩短烟气在高温区内的停留时间。

3 NOx生成影响因素的实验及理论分析

影响NOx生成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对一次空气系数、火孔形状与NOx生成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试验系统。

本试验所用气源为液化石油气,燃烧器为大气式(为设计计算方便,选用纯丙烷气),压力为3KPa,热负荷为11KW,燃烧气分内外两圈,火孔采用竖向矩形状,内侧开孔,火孔不易堵塞,且有利于热效率的提高。

3.1 混合特性对NOx生成量的影响

气体燃料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的NOx生成特性不同,从降低生成量的角度看,预混燃烧比扩散燃烧有优越性。

预混火焰中NOx生成量受空气、燃气混合比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和O2浓度变化的综合影响。

对试验中内外圈调风板不同开度下NOx及CO生成量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表:(所测得的值均已换算到过剩空气系数为1.0的状态,并以干烟气计,对不同调风板开度下的混合气进行取样,用色谱分析混合气成分,计算出一次空气系数)

不同内外圈开度下NOx及CO生成量





内圈调风板开度一次空气系数a)外因调风板开(一次空气系数a1)
1/3(0.6987)
1/2(0.7006)
2/3(0.7275)
1(0.8219)

NOx
CO
NOx
CO
NOx
CO
NOx
CO

1/3(0.4469)
73.5
58.2
74.1
59.3
72.6
56.6
76.4
71.5

1/2(0.5147)
72.7
52.9
69.9
58.2
68.3
46.7
75.8
53.2

2/3(0.5583)
81.9
65.5
78.9
62.5
78.9
63.2
76.6
67.6

1(0.7174)
79.4
56.5
77.7
63.8
77.7
55.9
85.7
62.8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外围一次空气系数在0.56-0.72之间变化时,NOx生成量变化不大,随着外圈一次空气系数从0.55降到0.45,NOx的生成量先下降后升高,最低点在外圈一次空气系数为0.51处出现。内圈调风板从1/3开度升到1/2开度,一次空气系数增加很小,当内圈调风板从1/2开度升到全开时,一次空气系数从0.70增加到0.82,NOx生成量随一次空气系数加大呈增加趋势。可见,一次空气系数对NOx生成影响很大,必须合理选取。从表中数据看,CO的生成量都在几十ppm之间,远远低于国标要求。

3.2 矩形火孔对降低NOx生成量的作用

理论分析和试验观察,竖向矩形火孔有利于降低NOx的生成量。当竖向矩形火孔燃烧时,外火孔与内圈燃烧器头部外侧之间、内火孔与中心轴线之间都存在一温度场,它们之间的距离越大,温度梯度越小,距离越小,温度梯度越大,但是,在逼近火焰面处,无论距离大小,温度梯度都非常大。齐浮升力的作屈下,烟气向上运行,同时,由于吸附效应及浓度扩散原理,烟气贴着火孔壁向上运行。因此,由于这种烟气的扰动作用,火焰温度降低,从而抑制了的NOx生成。随着内外圈环缝、内圈火孔与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加大,扰动作用减小,内外圈环缝、内圈火孔与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越小,扰动作用增加,但距离过小,二次空气二次空气不足将导致CO的大量产生,因此,合理选取竖向矩形火孔的长度、内外围燃烧器头部直径对控制NOx面积过小,及CO的产生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人工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三种气体的试验,发现竖向矩形火孔对降低液化石油气燃具的NOx生成量效果尤为显著。

4结论与建议

4.1合理选择一次空气系数将降低预混火焰的NOx生成量;

4.2竖向矩形火孔有利于降低NOx生成量,特别是对降低液化石油气燃具NOx的排放,效果显著。同时,应注意竖向矩形火孔长度、内外圈头部直径的选取。

4.3影响NOx生成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因素不但影响NOx生成,且对CO及热效率也有影响,因此,设计液化石油气低NOx燃具时必须综合考虑NOx CO及热效率三方面的关系,以获取最佳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庄永茂、施惠帮.燃烧与污染控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2.白丽萍、傅忠诚.火焰冷却体降低燃气热水器NOx排放的研究.煤气与热力,1999年第6期

3.姜正侯. 燃气工程技术手册.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移动式气化装置的开发及应用

  • 下一篇文章:聚乙烯(PE)燃气管道的应用与发展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液化石油气低NOx燃烧技术探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液化石油气低NOx燃烧技术探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概述
  • ››浅论水泥厂烧废料地处理机制
  • ››关于当代无机化学研究前沿与进展研...
  • ››化工火灾的扑救对策与组织指挥
  • ››危险化学品码头均衡安全管理
  • ››电子类学生开放实验室网络信息化系...
  • ››化学工程实验室(油品分析方向)开放...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CDIO工程教育改...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高分子化学实...
  • ››独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类化学类基...
  • ››液化石油气汽车的前景、市场及其对...
  • ››液化石油气汽车的前景、市场及其对...
  • ››液化石油气小区供气总论
  • ››液化石油气储罐玻璃板液位计计量误...
  • ››液化石油气储罐玻璃板液位计计量误...
  • ››液化石油气低NOx燃烧技术探讨
  •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需要注意的几个安...
  • ››液化石油气管道建设应注意的若干问...
  • ››液化石油气区域气化站与天然气高中...
  • ››液化石油气储罐站常见问题分析和解...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