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化学化工

上一页  [1] [2] 


Tags:


   中国液化石油气市场:现状和前景      ★★★ 【字体: 】  
中国液化石油气市场:现状和前景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08:29:31   点击数:[]    

北和华北
o.59(东北)

3.53
—9.8%
3.19

进门量合计
358.24
33%
476.59
16.3%
554.16

随着LPG浮仓的增加及大型LPG库的陆续投产,自1994年开始,从中东进口越来越多,1995至1999年,从中东进口量分别占总进口量的61%、71%、69%和45%。而1995年至1999年的从亚太地区进口量分别占38%、27%、29%和50%。亚太地区是中国进口的另一个渠道。1999年亚太地区超过中东、再度成为中国最大的LPG供应来源。

4储运设施

近两年,LPG进口的基础设施得到决速的发展,特别是大型LPG冷冻库的相继投产,令储运设施已基本满足未来几年的发展需要。

4.1运输工具

陆上运输过去主要靠汽车和火车,以公路运输为主,全国有火车槽车1700个,汽车槽车3000多辆,广东省火车槽车500辆,汽车槽车1000多辆。

据1999年统计、中国从事LPG运输的船务公司共35家LPG船65艘,总载重13.5万吨。其中,北方有2家LPG船务公司、拥有9艘船舶,171959立方米载重仓容;华东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有13家船务公司,拥有14艘LPG船舶、28998立方米载重仓容;华南沿海有20家LPG船务公司,拥有42艘船舶,60771立方米载重仓容。

当前、中国LPG船舶运力与运量大体平衡,但旧船较多、南方船运市场基本饱和,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尚有发展空间。

4.2海上及靠岸浮仓

1992年下半年,国外LPG开始在广东的台山、汕头、珠海、上海等地附近海面上停靠“浮仓”、向常温小型压力船过驳LPG。1998年6月、广东海域的“浮仓”增至8条,并引发了一场“浮仓”大战,其结果是部份“浮仓”退出中国市场,部份在珠海、惠州、阳江等港口靠岸通过二级库、槽车批发LPG。

4.3常温压力库及接卸码头

至2000年初,中国沿海、沿江共建常温压力气库及接卸码头115座,总库容49.98万立方米。常温压力库由于库容小,采购LPG成本一般高于低温库,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近两年不少常温压力库关停并转、一些建立了下游零售市场的常温压力库其生命力较强。

表4






广东
江苏
浙江
福建
广西
山东
上海
海南
其他

数量
39
17
16
9
5
6
 
4
16

库容
11.69
1.40
8.63
2.94
2.38
2.2
2.0
1.23
7.51

4.4低温气库

大型低温LPG储运基地的建设是中外投资的热点,各地计划建设项目近20个,为中外合资或独资,容积在6—20万立方米。目前,已投用低温库6座,广东2座,上海1座,江苏2座,福建1座。总库容64.4万立方米,占沿海、沿江总库容的56.3%,低温气库已成为LPG进口的主力基地。

5对市场的总体评价

总的来说,中国LPG市场正走向成熟这主要表现为:

5.1从冷冻库至罐瓶站的储运设施已形成相当规模,其供应链正在完善;

5.2一些大的经营企业,开始注重品牌的建设,已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服务质量、安全可靠性等综合素质的竞争。

5.3少数大型冷冻库占据了大部份市场份额,一些经营不善、投资失误、下游市场未很好开拓的常温压力库经营商,包括一些跨国集团暗然退出LPG市场、优胜劣汰开始形成。

5。4计划国产LPG配额逐步减少,国内炼厂开始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生产和销售,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6未来展望

未来10年,中国LPG市场仍会快速成发展、其主要因素有:

(1)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LPG消费水平仍然很低、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和城乡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需要更多的优质能源、LPG的消费中心将从广东省扩大至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地区,渤海湾及西南地区、这些地区LPG的消费还将由城市向农村扩散。

(2)储运设施的扩大和完善,将有助于提高LPG的稳定供应能力及降低lPG的成本。

(3)尽管“西气东输“、广东“LNG项目”即将实施,但天然气的供应必须依赖已完成的管网、在华东地区、如上海、南京、合肥、无锡、常外[等大中型城市,天然气的主要置换对象是现有的煤制气用户,该地区的管道LPG用户非常有限在广东珠江三角洲,深圳、佛山、中山、番禺、南海管道气以LPG的原料,广州部分使用LPG,估计天然气登陆时上述城市三年内置换LPG量不会超过20万吨。总而言之,国家天然气项目的实施,未来10年内对LPG市场的冲击力不是太大。

(4)除作为燃料消费外,LPG在化工原料、汽车燃料、发电、气割燃料和其他工业部门亦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中国LPG的增加速度还受以下因素的影响,估计2010年后其增加速度将会放慢,并会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相对低水平的增长:

(1)国际LPG市场的供应能力及价格的走向;

(2)天然气的价格;

(3)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城市化进程;

(4)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力度及公用领域的开放 程度。

对此、投资经营LPG业务应当慎考虑以下因素:

(1)LPG价格是否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2)国家对LPG经营的监管,是否已带来很高的 经营成本;

(3)是否有潜在的、较固定的用户资源或应用领域;

(4)可否建立大的LPG低温储存基地,以迅速掠 夺现有的常温压力库供应市场;

(5)该地区的管道气气化率是否很高,是否有天然气供应。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城市燃气调峰与储存问题的分析

  • 下一篇文章:关于燃气锅炉的几点探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国液化石油气市场:现状和前景”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国液化石油气市场:现状和前景”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概述
  • ››浅论水泥厂烧废料地处理机制
  • ››关于当代无机化学研究前沿与进展研...
  • ››化工火灾的扑救对策与组织指挥
  • ››危险化学品码头均衡安全管理
  • ››电子类学生开放实验室网络信息化系...
  • ››化学工程实验室(油品分析方向)开放...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CDIO工程教育改...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高分子化学实...
  • ››独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类化学类基...
  • ››中国液化气进口和消费状况分析-
  • ››中国液化石油气市场:现状和前景
  • ››中国液化气进口和消费状况分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