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化学化工

上一页  [1] [2] [3] [4] 


Tags:


   以气代焦天然气与冶金市场双赢      ★★★ 【字体: 】  
以气代焦天然气与冶金市场双赢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08:28:06   点击数:[]    

斯冶金工业用气占总量15%,发电40%;欧佩克国家冶金建材用气为27%,发电32%;均仅次于发电的比例。而冶金工业同时又是电力的最大用户。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钢铁生产第一大国,2000年达到了1.25×108t/a,但由于结构性相对过剩,每年的进口却有增无减,有关资料表明,1997年进口钢材1100×104t,1998年1380×104t,1999年1500×104t,2000年1596×104t,2001年预计将达到1700×104t。虽然石油行业不是钢铁消耗最多的用户,但由于石油材质要求较高,却是进口钢材的第一大户,占到40%左右。“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带来优质钢材消耗的高峰,利用优质原料生产合格的替代进口的钢材,无疑会给国内钢铁企业和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发展带来双重的机遇和效益。

在天然气市场发展的早期,需要确定发展方向,即在众多的可以利用天然气的领域中,选出首先可发展的市场。国外的实践经验表明,由于各国天然气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早期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方向相差较大。美、英等发达国家,由于煤制气十分发达,因此,天然气工业发展初期,往往是首先用天然气逐步置换煤制气并最终取代煤制气,就是说首先发展民用市场。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民用煤制气不发达,因而缺少相应的可利用煤制气的基础设施。天然气发展初期,主要用于生产化肥和发电等。前苏联天然气发展早期,也是走的这条路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电力供应市场富裕;而化工生产利用天然气毕竟有限(世界大部分国家小于10%),同时产品还面临着WTO入关后的竞争;煤制气的基础设施则更为薄弱。因此照搬国外经验并不适合实际。面对国内优质焦煤资源的缺口,钢铁生产的量大而质不高,需求精料入炉的市场情况,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天然气市场早期发展方式是必要的。

具有高炉、转炉、焦炉生产系统的钢铁联合企业,由于焦炉、高炉和转炉等煤气以及分离空气阶段高产的特性,大多数都拥有完备的气体分类净化厂、大型的燃气平衡贮气柜,以及完善的工业与民用输配供气系统;其气体原燃料的平衡和回收利用能力一般都高于常规的化工企业,更有利于与天然气开采企业建立起平稳的供配关系,具有实施天然气市场营销“照付不议”的客观物质条件。若实施炼铁以气代焦工艺后,可以合作将其部分设施直接置换为天然气所用,减少管道建设调峰和工业与民用供气设施的投资。

“西气东输”实施过程中,开发冶金用天然气市场,改变原燃料结构,只需要门对门的管输自身投资。天然气生产企业和钢铁企业若能成为直接的耗材和耗能互供配循环系统,可以形成紧密的互惠关系,加速驱动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直接的互惠贸易,会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本运行效率,可使拥有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上游企业直接实现末端市场增效。

结束语[8~11]

新疆天然气“西气东输”工程已确定为西起轮南,途径库尔勒、鄯善、哈密、柳园、武威、中宁、靖边、柳林、郑州、南京至上海,选用管道钢材等级为X70级,输气压力10 MPa,设计推荐为Φ1016mm双管线,全长约4000公里,初期输气量120×108m3/a,管道建设工程固定资产投资384亿元,第一期工程投资约为1200亿元。沿途九省市钢产量占全国的1/3,如果3000×104t/a的高炉炼铁综合喷吹由目前的煤粉改为天然气,1000×104t/a电炉炼钢掺用40%气基直接还原海绵铁,天然气的消费量可达61×108m3/a 。“西气东输”首先开发冶金用气,具有启动天然气早期市场的巨大潜力。

目前西部各钢铁企业纷纷将产品的相当一部分定位于石油天然气用户,如新疆八一钢铁总厂、青海西宁特殊钢厂生产的抽油杆钢;甘肃酒泉钢铁公司生产的可满足高压容器以及大口径直缝埋弧焊接高压输油气管道用的幅宽2800mm×厚15~45 mm的中厚板材;它们的产品已通过各种加工渠道源源不断地进入了西部油气田。市场供需的相互匹配,为西部天然气生产企业开发周边市场,随“西气东输”工程启动即实现双赢增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并且,有国外经验可供借鉴。如80年代初原苏联建设的乌连戈伊至西德5000公里,Φ1420mm×6线的第一条跨国输气管道,以政府间天然气交换管材补偿贸易融资方式,较好地解决了管道建设资金与市场开发的问题,仅用3年左右的时间即完成了管道建设和成本回收。

充分重视潜在市场的开发、培育及销售渠道的延伸,谁优先创造了消费和购买条件,谁就可能优先开发和占领市场。对既有潜在且现实的天然气互惠市场的开发,以资源换市场,促进能源结构的改变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增加对油气产品的内需,而且一旦实施就将立即起到油、气、管、钢和区域经济市场多车头驱动,互相内需增力拉动,快速发展,加快“西气东输”步伐的作用。对冶金用天然气市场的开发,将会收到以管道建设促天然气发展,以管道建设促管道建设,以管道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经济效益。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纳米材料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2

  • 下一篇文章:化工大企业走出信息孤岛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以气代焦天然气与冶金市场双赢”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以气代焦天然气与冶金市场双赢”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概述
  • ››浅论水泥厂烧废料地处理机制
  • ››关于当代无机化学研究前沿与进展研...
  • ››化工火灾的扑救对策与组织指挥
  • ››危险化学品码头均衡安全管理
  • ››电子类学生开放实验室网络信息化系...
  • ››化学工程实验室(油品分析方向)开放...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CDIO工程教育改...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高分子化学实...
  • ››独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类化学类基...
  • ››以气代焦天然气与冶金市场双赢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