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技术,从而低成本地达到既定环境标准,并通过向那些边际成本高的企业出售剩余许可而获得收益;另一方面,所有企业的边际成本最终会趋子一致。 总的来说,通过对美国的环境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渊源的分析不难看出,在环境污染防治过程中,片面强调命令控制系统或者夸大经济激励机制的有效性都是不可取的。以环境标准为标志的命令控制系统,在解决现有环境污染问题上具有被动性,实践中缺少灵活针对性,政策上不连贯,对于环境技术革新欠缺激励机制,从而导致环境政策的不经济与无效率。然而,命令控制系统也决非一无是处,它的确定统一的特点赋予了其执行上的通畅统一,并且在实践发展过程之中,规则制定也逐渐摆脱死板而趋向突出特定环境及情况。另一方面,被赞誉为最具经济性和最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激励机制,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却也差强人意。问题主要集中在数据的欠缺、合理税率的制定、对环境总容量的影响以及由许可交易制度引起的环境道德方面的争议等。由此可见,综合运用命令控制系统和经济激励机制也许是当前最理想的一种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合理研究分析两种手段,扬长避短,互相补充,交叉使用,从而在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同时克服外部不经济性的产生及存在,才能最有效、最经济地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 我国环境资源保护在传统的命令控制、行政主导的体制下,正在越来越多地引人市场机制的功能加何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英国的理论与实践是个很好的借鉴。我们尤其有必要合理借鉴发达国家环境法制系统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实际,少走弯路,在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间的关系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释: ①John Alder David Wilkinson.Enviromental Law ,1999,Chapter 7,p.21l. ②Andre Jordan and Anthony R.zito,“New Instruments of Enviromental Governance?National ExPerioces and Prospects,p?180. ③Reid, Environmental Law,:Sifting Through The Rubbish (1995),JR p.238. ④Bell McGILLivray,Environmental Law :the Law and policy relating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ment,Fifth Editinn,(Black-Stone,2000),Chapter l,p.10;Weale,A.et al.(2000),Enviromental Governance in Europ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 177,Jordan,A.(2002a)The Europeanization of British Enviromental Policy,London: Palgrave,in Andrew Jordan . ⑤Bell McGILivray: Environmental Law :the Law and policy relating to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ment,Fifth Editinn(Black-Stone,2000),Chapter l,p.10-11.Reid:Enviromental Law: Sifting Through The Rubbish (1995),JR p.238. 吕晨光 周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