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绘画艺术
   拉萨曲布桑摩崖石刻造像艺术      ★★★ 【字体: 】  
拉萨曲布桑摩崖石刻造像艺术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3 21:49:14   点击数:[]    

造像上的宗喀巴,打破该组观音头光,雕刻技法娴熟,风格写实,神态栩栩如生,与其它造像风格相去甚远,显然是后期之作。
  曲布桑摩崖造像未发现题记刻铭,造像年代尚不明确。公元7世纪初,佛教从印度和汉地两方传入西藏,随之在帕邦喀、药王山、查拉路甫等地出现了刻石凿窟之盛举。公元8世纪中叶,印度高僧寂护、莲花生、无垢友进藏弘扬佛法,佛教在西藏日渐兴盛,前宏期以桑耶寺为中心的刻石造像活动风靡一时,此前的石刻造像与曲布桑的造像风格、题材、技法大相径庭。11世纪后,西藏各地佛寺林立,“设教布道,各化一方”,
  “各算一胜,各树一帜”,宗教文化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摩崖造像、玛尼石刻造像出现了继朗达玛灭佛200年后崛起的又一高峰。传承祖师、高僧活佛被刻于崖面或雕塑成像,以示纪念。米拉热巴、帕当巴桑给,系11、12世纪蜚声佛坛的人物。此处造像与杭州飞来峰①元代“藏式”造像风格相近,面部额头平广,额角转折度较大,眉眼细长俊秀,梭鼻方正,面相丰满,且肩阔腰细,这与飞来峰同类造像有极相似的共同点,似乎还更原始些,其造像上限似在11世纪后,下限约在14世纪前,即宋、元时期。
三、造像艺术风格
  在后宏期,佛教从“上路宏传”和“下路律传”两路传入西藏,印度高僧阿底峡进藏弘扬佛法,西藏与印度保持着密切持久的往来,印度宗教艺术对西藏佛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西藏的雕刻艺术不断丰富、发展而日臻完善,逐渐形成本民族独特风格的艺术形式。曲布桑摩崖造像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它的雕刻技法洗练、纯熟,体现出丰富多采、生动活泼的勃勃生机,佛、菩萨面相慈爱可亲,前额光洁丰润,嘴角浮现出含蓄的笑意,造像强调整体效果,充分发挥线条的节奏感和运动感,巧妙地赋予造像以喜怒善恶的表情,构思精巧,别具匠心。祖师肖像注重写实,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及个性特征。这一时期造像的艺术风格仍受印度、尼泊尔文化的影响,同时与汉地的交往频繁,造像既有印度矫饰主义多样化、个性化、装饰化的遗风,又有汉地形体健壮、面相圆润的余韵,创造出脸型广额阔颐、“面短而艳”的新风格,其艺术魅力感人肺腑、扣人心弦,表现了后宏早期宗教文化“百花齐放”的时代精神和艺术凤格在造型艺术上获得的辉煌成就。


  注释:
  ①洪惠镇:《杭州飞来峰“梵式”造像初探》《文物》1986年第1期。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汉藏结合的建筑艺术夏鲁寺

  • 下一篇文章:毕加索天价名画泪写世纪绝恋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拉萨曲布桑摩崖石刻造像艺术”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拉萨曲布桑摩崖石刻造像艺术”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阿里古格藏传佛教后宏时期的民间美...
  • ››超文本文学形式美学初探
  • ››中国新兴版画在现代美术史上的突出...
  • ››关于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的探析
  • ››关于平面广告的发展思考
  • ››思想史运动的“85新潮美术”的追忆...
  • ››从《清明上河图》看宋代艺术生态
  • ››近现代美术语境中的岭南传统画家
  • ››技术决定的艺术生产论
  • ››简论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艺术化思想...
  • ››拉萨曲布桑摩崖石刻造像艺术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