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电影艺术
   张艺谋电影研究中的误读辨析      ★★★ 【字体: 】  
张艺谋电影研究中的误读辨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3 19:56:33   点击数:[]    

了“外国观众的猎奇趣味”,并猜测西方人有“嘲笑中国社会贫穷和落后”的愿望时,一个当时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撰文表达了他作为西方人对张艺谋影片的理解,他说:“首先,对于西方电影观众来说,艺术表现的贫穷丝毫谈不上‘猎奇’,……其次,谈到外国观众会嘲笑‘贫穷’,那实在是一种残酷无情的误会。我从不认为这样的人可以称为观众。”他在文中表示:“西方观众更倾向于被苦难感动和激动,所以恳请千万别误解西方的观众。”[12]
    针对这一问题,张艺谋认为:“这是一种自闭心理的逆向反映,是自己对自己不自信,自己对自己的东西存有偏见,或者说是一种狭隘心理的表现。[13] 并预测十年之后,针对他的这种所谓“迎合西方”的说法一定会改变。


    四、误读的意义与不足
    意识形态的误读,实际上更多是出自一种政治情绪和民族主义的情绪,其措辞激烈,充满情绪化,对其指涉的问题不是分析式的,而是强行的主观判断,有的文字甚至遗留着文革时批判斗争的火药味,显然远离了文艺批评的前提,而成为貌似“义正辞严”的批判。这样的“误读”由于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这样煽动性的措辞,极易引起不加思考的人们的盲从,以至于许多对张艺谋电影根本不了解的观众能不假思索地将这些被“误读”了的概念轻易传播开来。
    然而,误读不一定是荒谬的。从解释学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文本意义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对一文本或一些艺术品真正的发现是永无止境的,它事实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只是新的误解源泉不断被清除以致真义从那遮蔽它的所有事件中透露出来,而且新的理解源泉也在那里源源涌现,揭示了意想不到的意义因素。”[14] 因此,这些关于后殖民的误读,从理论上讲丰富了张艺谋电影的研究,但是,由中国学者强调的这种后殖民性,恰好在理论上回应了普通观众“给中国人丢丑”的说法,事实上坚固了人们对张艺谋的误读,给中国大众产生了一种导向性的误导,而使观众忽略了影片中更为重要更为深刻的寓意,把张艺谋电影中更深刻的思想和批判的锋芒都遮避和削弱了,这在中国文化的转型时期无疑是一种损失。另外,中国学者采用的后殖民理论本身就是从西方引来的,借用他们的逻辑不妨说,这种使用“他性”理论解读所谓“他性”的影像,本身就构成了一种臣服和臣服之后的话语霸权。


【参考文献】
    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J].中国文化研究,1994(4):18.
    孙中田,等.文学解读与误读现象.[J]文艺争鸣,1995(4):41.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00.
    尹鸿.张艺谋——电影误读是必然[J/OL].http://www. filmsea. com. com/celebrity_review/200112071243.htm.
    华山剑.超短裙的启示:张艺谋该下课了[J/OL].http://cul. sohu. com/20040831/n221819720.shtml.
    戴锦华.裂谷:90年代电影笔记[J].艺术广角,1992(6):4.
    王干.大红灯笼为谁挂?——兼析张艺谋的导演倾向[N].文汇报(沪),1992—10—14(6).
    张

     

颐武.全球性后殖民语境中的张艺谋[J].当代电影,1993(3):6.
    [9] 王一川.张艺谋神话的终结[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151.
    [10] 王蒙.小说与电影中的中国与中国人[J].文艺研究,1999:48.
    [11] 李彤.红高粱西行[N].人民日报,1988—03—13(5).
    [12] (英)克里斯南·文卡特施.中国电影找到了自己的声音[N].中国电影报,1988—05—05(2).
    [13] 李尔葳.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铺路[J].与张艺谋对话.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126.
    [14]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83.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周星驰电影中粗鄙语言的深层读解

  • 下一篇文章: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张艺谋电影研究中的误读辨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张艺谋电影研究中的误读辨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议电影中的服装艺术
  • ››为女性电影而战
  • ››对立和共存
  • ››青少年在青春电影中的形象探析
  • ››试论第六代电影的审美特征
  • ››浅谈喜剧中的悲情美-透析影片《非诚...
  • ››浅论从物质到非物质的转换
  • ››关于中国传统意象美在三四十年代电...
  • ››从《左右》看一种电影情节的发展策...
  • ››论当前电影管理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
  • ››张艺谋电影研究中的误读辨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