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建立综合性影院和多元化、多层次的票价系统。 (三)不断加快电影产业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要利用电影产业其他产业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以资本为纽带,为电影业的多元化经营开拓思路,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大电影产业——不仅要开放电影产业,而且还开放媒介产业,以发展数字电视、新媒体为突破口,促进以电影产品更新换代为核心的大媒介产业链条的纵向和横向整合,像时代华纳、迪斯尼一样,逐步形成跨领域、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域的综合媒介集团。要走信息产业和娱乐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形成有商业价值的品牌,特别要和信息传媒产业中的网络部分紧密相联系,使中国电影保持高度的新闻性、文化性与时尚性,成为“新闻富矿”、“大众话题”、“社会时尚”、“娱乐先锋”。 (四)不断改革电影发行和放映市场 要打破电影生产、发行、放映业目前存在的脱节和对立状态,应该继续鼓励和支持电影业各个环节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形成制片与发行、放映利益共同体,逐步实现“影、视、录一体化,制作、发行、放映一条龙”的目标。不断推进院线改革,培育现代市场体系,强化中国电影的发行能力。政府应该逐渐有限度地向外资开放发行领域,改变进口影片的垄断发行方式,鼓励形成多元投资的以发行为中心的大型投资—制作—发行一条龙的电影企业或者媒介集团,提高中国电影海外市场发行和多媒体渠道扩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中国电影产业链条中的“腰”的硬度。 (五)不断加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要积极创造和培育国内市场,扩充市场容量。要抓住国际社会渴望了解中国的历史机遇,扩大中国电影的海外宣传力度,开发海外电影市场,积极争取电影二级市场,包括复映市场、电视播映、音像制品和其他附属产品的开发,同时注意把握国内电影与国际电影竞争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巴里·利特曼.大电影产业.尹鸿等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孙献韬,李多钰.中国电影百年[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4]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5]张虹远.对外开放,对内放开——中国电影繁荣发展之路[J].中国电影市场,2005,(9). [6]边涛.数字电影在中国呈燎原之势[J].综艺,2005,(11).
作者简介:李毅超(1978-),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团委书记,助教,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竞争力。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