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包括:《一部电影》(1958)、《宇宙之光》(1961)、《报道》(1963-67)、《五个玛里琳》(1965)。在《一部电影》中,他完全使用已有的关于暴力和破坏的拷贝:飞机投扔炸弹,然后中弹焚烧坠下;印第安人和牛仔们的血腥战争;赛车惨烈相撞;大桥塌垮;原子弹爆炸,等等。康纳的电影实质上就是表示电影的功能就是记录灾难。他娴熟地将这些灾难镜头组合成一个富有节奏的影片,使人觉得人仅仅是机器,而这些机器制造死亡和灾难。康纳影响了斯坦利•库布利克。库布利克在他的《奇爱博士》的结尾中将已有的拷贝镜头并置,并配以讽刺性的音乐。斯坦•范德比克的《呼吸死亡》(1963)也同样是讽刺性的。他将拼贴、卡通和他的对一个行将死亡的社会的看法结合在一起。汤姆•德威特的《大气》(1967)是讽喻环境污染的,用肮脏的工厂、烟囱和建筑物来表明空气和大地的污染,用令人窒息的符号来表明城市的污染,最终表明人的思想也被污染而窒息了。这一类的讽刺性的电影还有:詹姆斯•布劳顿的《母亲节》(1948)、《卢尼•汤姆,一个幸福的情人》(1951)、《快乐花园》(1953)、《康》(1968);罗伯特•纳尔逊的《一位黑人母亲的忏悔》(1965)、《哦,该死的西瓜》(1965)、《大金发美人》(1967),等。安迪•沃霍尔制作的《妓女》(1965)和《切尔西姑娘们》(1966)也是喜剧性的。沃霍尔的电影表明地下电影与性爱电影是十分接近的,它们讽刺社会认为是正常的价值观念。肯尼思•安杰尔是好莱坞黄金时期一位经纪人的儿子。他15岁时就制作了《烟花》(1947)。它描写一个孤独的、好色的男孩被海员殴打和强奸,最终他的生殖器讽谕性地变形成一支罗马蜡烛。这电影表达了安杰尔对于成年和受虐狂的看法。安杰尔最重要的作品是《天蝎座升起》,在这部电影中表述了他的拜物教和施虐与受虐狂的思想。它描述一个摩托车手的颠倒情绪,他喜欢镣铐、靴子,皮带,皮衣,夹克衫,崇拜影星马龙•白兰度和摩托车王詹姆斯•迪安,痛恨社会中流行的基督的善的形象,认为它毫无生气。他崇尚残酷。安杰尔用剪辑的希特勒的镜头来表明摩托车手的情绪倾向。摩托车手对健壮男子用具的崇拜实质上是想掩盖他的同性恋倾向。安杰尔运用声道来讽喻性地显示他的个人与自我形象之间的差距。当代的流行摇滚乐充塞了电影的声道,当主人公穿上莱维斯男性衬衣时,电影的配乐响起了《她穿起蓝色的天绒》的歌。安杰尔的这部电影在1965年为纽约州开禁几部起初被认为是淫猥的电影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也在解散好莱坞电影审查委员会中起了关键的作用。这说明,地下电影是严肃的艺术创作,它一方面为美国电影对淫猥电影重新定义起了关键的作用,同时对美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另一部性爱电影,杰克•史密斯的《着火的人》(1963),没有受到象安杰尔的电影那么强烈的反对。它以诙谐的手法着力攻击了美国的现存的制度和讽刺了主流社会的性道德观。肯•雅各布斯按照所谓“性的、社会的、讽谕性的”传统制作了《小镇之死》(1961)、《金发女郎科布拉》(1963);同时,他又是一位架构主义者,制作了架构主义的反省性的电影,如《幸福的小创伤》(1963)、《软雨》(1968)、《汤姆,汤姆,风笛手的儿子》(1971)。安迪•沃霍尔的《击打的活儿》(1964),对一个人的脸的反应拍了30分钟,对世俗的性爱观念进行了抨击。 独立制作电影的反省,也是对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反省。它有意识地审视电影过程,揭示电影各种不同的视觉的与心理的目的。这些电影注重视觉本身的行为与艺术,对世界与人的心理的洞察。斯坦•布雷克海奇是反省性电影学派中最抒情、最诗化和最浪漫的电影制作人。他用他的特有的手段和材料将浪漫学派对自然、天真和经验的探索与现代派的思索相结合。对于他来说,对电影的爱增强了对人生和自然的爱;他的电影既欢呼现实的世界同时又欢呼在电影中再生的世界。他将胶片看成是活的有机的东西,有时将胶片拼贴在一起,有时干脆在胶卷上绘画。他用散乱的树叶,种子,飞蛾的翅翼粘贴在胶片上,制作了《飞蛾之光》。他就是这样将非摄影手段与摄影、蒙太奇手段结合在一起。他有时在一个镜头中使用4个重叠的形象,激烈地变动集中和曝光时间,将形象串联在一起以显示艺术家对主题的阐释。布雷克海奇早期电影用黑白片显示性爱的情绪,这主要是受安杰尔的影响。后来,在1959年他转向色彩,转向对他家庭的自传性的描写,如《窗户水孩在移动》。在这部电影中,他记录了他的头生子的出生。他的最重要的作品是《狗星人》(1961-64)。这是一部79分钟的无声片,以使观众集中精力观赏视觉形象。它由序曲和4个部分组成。电影将对自然的赞美(山脉,森林,白雪,月亮,雾霭,白云,太阳)和一个人(布雷克海奇)以及他的狗爬山的经历结合在一起,以艺术地再造他对于宇宙、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他后来最让人惊讶不已的作品是《但丁四重奏》(1982-87)。这是4部手给的电影,引导人从地狱到天堂。这些电影短小,节奏很快,令人毛骨悚然。他后来拍了抽象片《光的文本》(1974),对一个玻璃烟灰缸反射出来的光线作一个冗长的描述。布罗斯•贝利将布雷克海奇对自然的浪漫情感与对现代生活腐败性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他的《为达科他苏族而作的弥撒》(1964)和《吉诃德》(1964-65)审视了美国的西部疆界开拓的精神,同时指出这种精神由于城市的建立和食品的买卖而被腐蚀了。《献给帕歇法尔》(1963)将自然界中的森林和河流与现代的捕鱼船和火车相对照。《卡斯特罗街》(1966)在铁路停车场和储油场的场景中探索意识、电影和环境的关系。正如布雷克海奇在《童年情景》(1967-70)中反映的他的童年生活的电影式的日记,贝利也拍摄了他的影响式日记《快速的比利》(1967-71)。拍摄电影式日记中最为出色的应算乔纳斯•梅卡斯。他集中描写一个爵士音乐家的生活和艺术,十分注意主观的与客观事实的可靠性;《日记》、《速写(瓦尔登湖)》(1968)、《失落,失落,失落》(1976)。霍利斯•弗兰普顿的电影比浪漫派的电影具有更为真切的逻辑力量。《佐恩斯•莱玛》,分为3个部分,放映1小时,故事情节曲折复杂,是他的最重要的作品。在为时4分钟的第一部分,观众看到是完全空白的画面,画面音是清教徒早期给孩子以道德教育用的《海湾州初阶》。第2部分,45分钟,无声,放映纽约的各种符号,每一个符号开头的一个字母按字母表排列。每一个符号(24个画面)占时为1秒钟整,一秒钟放映2692个形象,他将26个英文字母削减为24个罗马字母,这样字母数与画面数就相等了。这样,弗兰普顿将整个的字母表重复108次,他只是将代表每一个字母的形象加以置换,如火置换X,波浪置换Y。在第2部分结束时,所有字母都演变成视觉形象,完全新的字母的视觉形象。在第一部分,他运用声音效果却不用视觉效果,而在第2部分,他运用形象,却不用声音,完全依赖于色彩。在第3部分12分钟中,描述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条狗横跨雪白的雪野,并配之以一个女性的声音,完全按一秒钟24个画面的节奏进行。弗兰普顿的精确的数学与字母的游戏经在表明人的视觉和知识是如何受人看和认知的手段所局限。创造一组新的视觉形象的字母表,是为了认识世界,并按不同的方式将这些形象的字母表记录下来。这部电影的主题就是要描画一幅美国意识的历史画,从初期狭隘的、道德说教式的认知到完全自由地认知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