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调整,而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况且,中国向美国出口相关钢铁产品占美国进口同类产品比例很小,根本未对美国钢铁业造成严重损害,中方要求美方应充分注意到中国的具体情况,妥善解决该问题。中美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具有很大的互补性。中方希望通过双边磋商尽快解决中国关注的问题,避免中美经贸关系受到损害。[13] 3月22日,中国与美国的201钢铁保障措施在华盛顿进行了磋商。磋商中,中国代表团严正声明美方的做法违反了WTO的有关协议,并着重要求美国政府正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事实,对中国输美全部钢铁产品适用发展中国家待遇。此外我代表团还向美方提供了贸易补偿要求,并声明保留根据WTO协议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14] 3月26日,中国正式要求与美国进行WTO《争端解决谅解》项下的磋商。[15] 4月11、12日,中国、欧盟、日本、韩国、瑞士和挪威6方就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在日内瓦与美方举行了WTO《争端解决谅解》项下的磋商。磋商中,6方均对美国违背WTO有关规定、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保障措施表示遗憾,要求美国立即终止该措施。中国代表团还就涉及中国实质利益的问题重点阐述了中方立场。磋商结束后,6方发表了联合新闻声明。 [16][17] 鉴于中国政府已根据WTO的有关规定与美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保障措施和争端解决机制项下的正式双边磋商,但美方未对中方提出的关于补偿、排除等要求给予明确答复。按照WTO相关程序规定,我驻WTO代表团于5月17日(日内瓦时间)向WTO货物贸易理事会递交了中国对美部分产品中止减让产品清单,清单中包括自美进口的部分废纸、豆油和电动压缩机。中国将在WTO争端解决机构最终裁决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违反WTO有关协议后,对来自美国的上述产品加征24%的附加关税,加征后的关税额为9400万美元。[18] 5月27日,中国正式向WTO请求设立专家组。[19]WTO于6月24日设立本案中国专家组。后根据WTO的有关规定,争端各方进行协调,由同一专家组审理中国、欧盟、日本、韩国、瑞士、挪威、新西兰和巴西8方提出的请求。[20] 此外,中国自5月21日开始,对部分钢铁进口产品进行保障措施调查,并从5月24日起的180天内,对9种钢铁进口产品(普通中厚板、普薄板、硅电钢、不锈钢板、普盘条、普通条杆、普通型材、无缝管和钢坯)实施关税配额;关税配额内进口产品仍执行现行进口关税税率,关税配额外进口产品在执行现行进口关税税率的基础上加征7-26%的特别关税。[21] [22] 11月19日,外经贸部发布公告:一、 自2002年11月20日起,对热轧普薄板、冷轧普薄板(带)、彩涂板、无取向硅电钢、冷轧不锈薄板(带)等5类进口钢铁产品实施最终保障措施。最终保障措施采取"关税配额、先来先办"的方式。在规定数量内进口产品仍执行现行适用关税税率,规定数量外进口产品在执行现行适用关税税率的基础上加征关税(10.3-23.2%)。最终保障措施在实施期间将逐步放宽。二、最终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为3年(包括临时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自2002年5月24日至2005年5月23日。 三、 不适用最终保障措施的临时保障措施涉案产品在临时保障措施实施期间加征的关税将予以退还,有关办法另行公布。四、 对进口份额不超过该类产品进口总量3%的原产于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产品不适用最终保障措施,但进口商需提供来自不适用最终保障措施国家/地区的产品原产地证明。五、最终保障措施实施期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可以根据有关情况的变化,依法审查最终保障措施的形式和水平。[23]至此,中国正式采取了第一个保障措施。 附录一:费加罗报的评论 美国对众多的钢铁产品征收重税,布什是要“发动一场新的世界经济大战”,他的这一措施对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造成了严重损害。从北京到莫斯科、布鲁赛尔,都及时对此做出了强烈反应。报道指出,布什的这一政策是“政治性的,既不合法也不经济”,他其实是在利用这一政策,安抚国内的钢铁行业,因为已经有数家美国的钢铁企业申请破产法的保护,布什希望此举能为将在今年11月将进行的美国国内的立法选举,有的报道则猜测,布什其实是想通过此项措施,来换取通过一项白宫在今后的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有自由决断权利的授权,这项法案目前在反对派民主党占多数的国会参议院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但是,欧洲和亚洲的钢铁生产者指出,贸易保护主义是双刃剑,随着关税的提高,钢铁价格的上涨,最后将是美国国内的钢铁消费者,如汽车、机械制造、航天航空等行业将承担这些费用,成为受害者。 费加罗报经济版用整版篇幅对该事件进行了详细报道,欧盟各国领导人〔希拉克、施罗德、布莱尔〕、各层级领导人(如法国从总统、总理到经济部长)都对这一事件表示不满,更有一篇标题为“布莱尔被他的美国和印度朋友背叛了”的报道指出,英国的贸工大臣对美国的决定表示“震惊”,指美国的措施无视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规则,英国坚决反对。布莱尔也谴责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世界第一大钢铁企业、欧洲的ARCELOR和EUROFER董事长GUY DOLLE在接受费加罗报经济版专访时表示,美国的钢铁企业之所以陷入现在的困难境地,主要是由于它们的社会负担(主要是退休职工)太重,在美国的某些传统的钢铁企业,每吨钢铁的社会成本达到50美元,而欧洲只有27-29美元,如LTV 厂,一个在职工人需要负担7个退休人员!因此,把美国钢铁企业目前面临破产的困难只归咎于外国产品的冲击是不公平的,主要是美国的传统钢铁产业已经没有竞争力。去年,美国的钢铁生产已跌了20%。美国的这一政策出台是单方面的,与世贸组织原则不符,尤其是从去年以来,在经合组织框架内,各国已在就削减生产能力进行了数次多边磋商。在回答美国因如何重整其钢铁行业时,GUY DOLLE称,欧盟曾向布什政府提出建议,对所有在美国销售的钢铁增收2%的附加税,将此收入注入社会福利系统,欧盟曾经采取类似措施来帮助欧盟的煤炭和钢铁工业,并取得了成功。可惜的是,美国并没采纳欧盟的建议,而宁愿采取保护主义措施。 他还认为,其实欧盟受到美国的这次措施影响的钢铁产品只占了2%-3%,并且由于欧盟的产品比美国的产品要便宜20%-25%,加之美国国内的钢铁价格仍在上涨,欧盟的产品仍可以越过关税壁垒进入美国市场,但真正的威胁是,1200万吨其它国家生产的、从此不能进入美国市场的钢材会不会转而流向欧洲。欧洲的钢铁进口量近年来逐年增进(去年进口量比1999年增加了500万吨,比1996年则增加了1300万吨)。在钢铁领域,欧盟已是纯进口国(进出相抵后,净进口量为500万吨),而五年前,欧盟还是钢铁的净出口国(净出口量达100万吨)。他建议,必须马上采取保障措施,如设立钢铁配额,使进口量不超过2001年的水平。受限制的将主要是斯洛伐克和亚洲国家,因为欧盟同俄国、乌克兰已经有了协议。保障措施需要马上采取,因为现在是钢铁价格最低的时候,马上将进入钢铁消费旺季,各个钢铁厂的高炉就要开足马力生产了。 作为欧盟负责贸易事务的专员拉米(LAMY)已经发表数次谈话,他的态度无疑代表了欧盟目前对美国这一政策的官方立场。他表示,欧盟将同其它受害国(如日本、中国、韩国等)协调立场,欧盟的战略是双重的,即一方面要同美国的单边主义斗争,另一方面需要保护好欧盟内部的钢铁市场不受到冲击。欧洲将肯定会向世贸组织提出诉讼,并且欧盟内部将启动保障条款,手段为加税和实施配额制,他称,欧盟将采取的措施是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则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