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销调查和措施的采取,不能只着眼于本国某个行业的局部利益,还要把消费者和用户的利益,乃至对市场竞争的扭曲与损害,统统考虑进去,从国家经济与国民福利的整体利益作出权衡。显然,这就足以遏制住保护主义肆虐和动辄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势头。 2.把在市场占有份额不居支配地位或主宰地位的广大中小型企业或出口商排除在反倾销范畴之外。 3.重新从宽定义“相同产品”,以遏制在认定倾销和确定损伤的各个环节上偏向保护主义的倾向。 总之,在WTO有关实体法律上做修改将是一漫长的过程,有待于进一步的谈判。面对WTO反倾销协议的一些模糊之处,WTO争端解决机制所起作用不可忽视,实际上,反倾销调查作为一种国内的行政程序并且由相关发动国部分操纵,从主体上来说就难免有不公正倾向,更何况WTO反倾销协议等法律文件存在模糊性,给不同解释留下了空间,WTO争端解决机制能够以公正的第三方并且带有“监督和纠错性质”出现在纠纷解决中,这种程序调整的力量在目前是最主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政府和企业应该尽快学会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参考文献 李圣敬,反倾销法律与诉讼代理,法律出版社,2000(1)。 虞汪日,WTO反倾销法律制度的一体化法律分析,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2(3)。 周世俭、许肖冰,一把有弹性的尺子——论美国对华反倾销的不公平性,载《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9):25-30。 Jean-FrancoisBellis、傅东辉,评欧盟对话反倾销新政策的消极性和灵活性,载《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9):199-210。 JacquesH.J.Bourgeois,WTODisputeSettlementintheFieldofAnti-dumpinglaw,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Law,volume1,issue2,OxfordUniversityPress,1998,P260 张乃根、宫万炎等,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若干问题,国际经济法论丛(3),法律出版社,2000(8):405 BernardM.HoekmanandMichaelM.Koslecki.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法律出版社,1999(6):177 陈光中、王万华,简论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关系,载陈光中主编:《诉讼法论丛》(第一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4月。 RobertS.Summers,EvalutionandImprovinglegalprocess:Apleafor“processvalues”,CornellLawReview,1974(12):1-52 邓旭,WTO争端解决机制与反倾销领域新问题的研究,当代法学研究2001(1)。 StephenP.CroleyandHacksonH.John.WTODisputeProcedures,StandardofReviewanddeferencetoNationalGovernment,90.Am.S.Int’L.1996:199-212. 赵维田,专审贸易官司的机关——论WTO的司法机制,律师世界,2002(2):9-12。 熊丽,对WTO争端解决机制专家组程序的几点思考,比较法研究,2002(2): JeffreyJ.Schott:UruguayRound(1994).P.85,转引自赵维田,论WTO的反倾销规则,法学研究1999(2)。 EleanorM.Fox:TowardWorldAntitrustandMarketAccess.TheAmericanJournalofInternationalLaw,1997,P.1. [美]杰克逊著,张乃根译,世界贸体制——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和政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05。orSeeJohnH.Jackson:TheTradingSystem_lawandpolicyofInternationalEconomicRelation,MITpress,1997.p274 赵维田,论WTO的反倾销规则,法学研究1999(2)。 说明:本文初载(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原为注释格式,由于格式转换,改为参考文献格式。
转自: 声 明: 本论文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来信指正。
|